- A+
嵩阳书院门外西侧立有一块大石碑,全名“唐代嵩阳圣德感言颂”。 该碑高九米多,立于唐天宝三年。 是嵩山地区最高的石碑。
相传:立唐碑时,登封县令三名,工头六名被捕。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唐代石碑碑帽,嵩阳书院称嵩阳寺。 住着一位老道士,名叫孙太冲,道号“嵩阳真人”。 他终日上山采药、炼丹、给人治病,疗效非常好。 为此,远方的人们来到嵩阳寺取药治病。 后来,孙太冲成为嵩山地区德高望重的道士。
有一次,唐玄宗李隆基得了重病,久久不能痊愈。 他听说孙太冲炼制的丹药非常有效,就派大臣到松阳去采集丹药。 玄宗服下丹药,病痊愈了。 后来,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唐玄宗派大臣督工,在嵩阳寺立碑。 从各地选拔了许多能工巧匠。 工程开始后,领头的石匠问监察大臣:“碑要多高?多宽?多厚?什么式样?” 监察大臣随口答道:“碑越高越好,碑上带的第一件东西就是帽子。由松阳县(登封县原名)县令监守,工程将在一百天内完成。”
数百名工匠按照监察大臣的命令,连续工作了81天。 没想到碑完成了却无法立起来。 后来碑立起来,帽就戴不上了,工匠们心急如焚,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保卫。 为了督促尽快戴上碑帽,监察大臣连续拦住了三个县府和六个工头,但碑还是戴不上。 最后,监察大臣亲自来到纪念碑前,命令石匠们:“不再限制。” 如果你三天内不戴上纪念碑帽,我就把你们都杀了。” 说完,他一甩衣袖,怒目而去。 所有石匠听到这个命令,都是一脸的悲伤和无奈。 就在这无可奈何的时刻,一位老人突然从东南方向走来,走到了纪念碑前。 他东张西望,微笑着,什么也没说。 一个石匠对老人说:“师傅在哪里?你还是赶紧走吧!不然的话,我们就会跟着我们到这里来酿祸。” 老人回答说:“我也是个工匠,我能去哪儿就去哪儿,能吃哪儿就吃哪儿。在那里,无论是否带来灾难,我已经埋在土里半辈子了, “那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只是日子一天一天的减少,当地球被磨圆到脖子的时候,一切就都结束了。” 老者说完,眨眼就消失了。
“脖子上的土”四个字给了大家启发,也提醒了石匠们石碑碑帽,于是工匠们就搬运了大量的黄土到石碑的脖子底部。 众人顺着土坡,掀开了碑帽。 他把它卷起来,放在纪念碑的顶部。 然后他捡起了黄土,完成了立碑的全部任务。 相传这位老人就是鲁班。 从此,鲁班智慧唐碑的故事就在嵩阳寺一带流传开来。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