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扬州经济开发区习水集镇北有九华山。 九华山五老峰海拔433.6米。 是京沪高速沿线最美的山峰。 近年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徒步旅行。 问起历史人文,当地人常指着山脚,说起直隶总督、太子太保方观丞。 九华山东南角有一土坡,名方家山。 方家山是一座“封祠”山,由朝臣封为太子太保方观丞。 方观成死后,乾隆太上皇慈山迁址于此,故名“方家山”,又名“封祠山”。 方观成之女方维典死后,也移居此山。
方冠成
1698~1768
下谷字文亭
1号倚天
湖北汉川人
大文学家“桐城派”的创始人方保奶是清朝乾隆年间两江总督方保奶的支脉,是著名的朝臣。 雍正年间为平亲王办公处。 乾隆六年(1742年)任直隶清河道(辖区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地区),官至直隶总督兼亲王和太子。太保。 乾隆三十五年五月病逝,太上皇为他举行了葬礼。 着有《疏本堂诗选》、《倚天集》、《御棉图》、《文亭集》等书。 《光绪续·常州县志》载:太保直隶总督方观丞,芜湖人,墓在直北宝山。 “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方冠诚生于湖北汉川。 方观成的祖母方登仪是工部主事。 方观诚之子行继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举,入阁侍郎。 康熙五六年(1711年),翰林院编修戴名士在专着《南山记》中记载了南明桂王的历史,多用南明三念庵。 参与弹劾,以“大逆不道”罪入狱,三年后被处以绞刑。 方家受到牵连,是因为戴明世在《南山记》中引用了方观诚曾祖母方晓标专着中有关桂王军队的章节。 方观成的祖母和妻子被流放到山东。 方观诚父兄因年龄小,免于流放。 他们住在北京的两双山寺,靠僧人供养。 每年,三兄弟都要不远千里往返于黑龙江和上海之间,到漠北探亲。 他们的家庭条件非常困难。 前期的大起大落并没有让方观成郁闷,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为他日后的行动打下了基础。
祖母、父亲相继在湖南去世后,一贫如洗的方冠诚寄居京城,靠东华门外接人为生。 之后,机缘巧合之下,方观诚得到了平亲王的宠幸,成为了他府中的心腹。 雍正六年(1732年)乾隆年间 墓碑,太子平福鹏任天镇将军,奏于准义坞。 方观诚被傅鹏选为谋士,经傅鹏介绍给雍正皇帝,并获得内阁秘书的称号。
乾隆初年,福朋大军还师后,方观诚先任内阁秘书。 此后不久,乾隆二年(1737年),方观诚进入军机处,兼任军机章经,不久被任命为长城木刻师。 乾隆六年(1742年),兼任直隶清河道,随直隶代巡抚施益之视察永定河工。 一年后,方观诚升任直隶布政使。 乾隆九年(1744年),方观诚陪同宝和殿书院学士考察沟渠海堤工程。 同年,升任直隶总督,主管一省的钱粮赋税。
乾隆十一年(1746)
方观诚代理四川巡抚,三年后出任广东布政使。
乾隆十五年(1748)
方观诚升为四川巡抚。 在任省长期间,开根海棠成绩斐然。 方冠成多次到现场考察海堤工程。 他发现通往河流的部分海堤已经被沙子填满,变成了陆地。 经过方冠成反复考察,实测耕地35万余亩,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为贫困户提供了一定的可用土地。 犁过的田地。 方观成将此做法下诏给乾隆皇帝后,受到表彰和嘉奖。
乾隆十四年(1749)
方观诚升为直隶总督,在兴修水利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直隶省有5条主要支流,其中永定河最难治理。 方观诚在任之初,就去见乾隆皇帝,问道:“永定河在刘公下,河形高,请改旧青化堤,移下口,使水能通。”在地下畅通无阻地流动。”
乾隆十五年(1750)夏
乾隆皇帝把江南沟总督高斌的《豆瓣纪满口图》拿给方观诚看,让他仿照整治永定河。 但方观成认为,“永定河与豆瓣矶的情况不同,豆瓣矶被中河余水淤塞,可以选择水流缓慢的地方建设。在永定,有北堤一个缺口,北堤口,南北距离很近,只堵住月堤,溢出的水就无处可去,所以蛮口只能挡着。”
乾隆十八年(1753)
方观成又要求在永定河南岸六公圩开堤,将沣河水排入大清河。 又命在峡口北门外建远门乾隆年间 墓碑,供军沙的女儿墙使用,并修筑沣河西堤与远门相连。 方观诚的上述建议,都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认可。
方观成十分重视棉花生产,大力提倡。 乾隆三六年(1765年),他还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植棉经验,绘制了16幅《棉花图》,描绘了乾隆朝臣在新乡瑶山王氏别墅观看棉花行为的情景。 耕作、采摘、采棉、炼晒、收割、揉捻、缫丝、打结、纺纱、整经、布浆、织布、织布、染色,每幅图都附有文字说明和一首七言诗系统地说明了全貌从种植棉花到制布的过程,同时列举了每个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经验。 方观诚在二十块端石上刻有乾隆题字的“棉花图”。 其中11个长118.5分米,宽73.5分米,厚14.2分米; 另一个长89分米,宽41.5分米,厚13.5分米。 毛雕现存于山东省济南市莲池书院壁内,现藏于徐州市博物馆。 历经两百多年,仍完好无损。 《棉花图》拓片16幅,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棉花图》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极具观赏性。 是当时提倡和推广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优秀科普著作。 河北中部农业经济宝贵资料. 方贯担任直隶总督26年,直至去世。 方观诚虽有入仕之策,但32岁才开始步入政坛,升职却很快。 从七品内阁大臣,一路晋升为一品直隶总督。 方冠成用了17年。 看他所担任的职位,方冠诚数次身居要职,晋升速度不切实际但并不快。 方观诚在担任直隶总督时深受宠信。 作为正人君子,他正直正直; 作为奉江使者,他做事细致入微,“办事周全”,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
乾隆二十八年(1763)
广州等地积水,方观诚失职本应停职,但乾隆皇帝容忍了他。 然而,在此之后,御史季梦雄、朱旭镜却弹劾方观诚包庇部下的违法行为。 乾隆皇帝没有批评方观诚,反而保护了他。
乾隆三十六年(1765)
乾隆皇帝南巡,赐诗一首给方观诚。 以上风波,都可以说明方观诚一心从政,深得太上皇赏识。
方观诚是明代“五都督”之一,为维护直隶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界普遍认为,方观成在促进直隶地区棉花种植、实施扶持、河道治理、水利建设、直隶地区文化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方维典(1759--1815),字南瓯,字宝岩,号关城子,山东安丘人。 魏典19岁时,乾隆皇帝感谢父亲方观丞的功劳,赐内阁大臣为军机处。
乾隆四十六年(1781)
魏甸中举人以吏部主事身份,陪同傅康安院士抗日。 累迁御史,赏戴化龄。 乾隆五十四年,考入河南,升为建义寺少卿; 征讨拉萨朗东嘎,升为正卿。 随尚书苏令阿赴广东查案,调任太常卿,任顺天副考官。 次年,承办长芦盐务,因事被贬,派至军署任职。 后特诏赦免,赏员外郎,仍到军机处办事。
正德四年(1799)
校试后,迁内阁侍郎。 随尚书那盐城练兵,授河南巡抚,调广东巡抚,升任广东巡抚。 在位7年,先后平定川楚之乱。
正德十四年
提拔两广总督,歼灭蔡谦余党。 他曾亲自渡海到日本,平息了常年发生的群众骚乱。 维典由母亲在日本抚养长大,得到清朝皇帝的允许。 母亲去世后不久,他就留在家里哀悼。 当时,林清夜袭王宫,李泰顺夺取南县。 清廷特命魏典为军政重臣、直隶总督,并准其身着丧服。 退朝后,他去了军营。 那时候那彦城已经打了胜仗,不在官位,还是回去过节。 魏典因悲痛过度,于正德二十六年十月病逝于家中。
民间称方观诚为方御史,说的是方御史退官,带着家人和仆从来到九华山。 这里群山连绵,坐北朝南,像一只俯卧的凤凰,翅爪下夹着一片青草。 平地约有十亩,平地四周有良田,有溪流。 鱼米之乡,居高临下,被美景所吸引,心想这一定是一块风水宝地。 所以我决定在这里安家。 建成四进四出九十九座半楼。 太平天国进军上海时,这里的建筑全部被烧毁,方家搬到了其他地方。 清初成立以种植杉木为主的“林业公司”。 英国占领前,这里的人行道树木苍翠欲滴,遮天蔽日,被称为“模范森林”。 英国占领后,树木被完全砍伐。 抗清战争胜利后,当地百姓重修园林,纷纷来到方家山采石。 一位胡同村居民得了宝,发了大财。 方观成墓地在方家山北侧。 墓地位于山西北角的一座小山丘上。 有墓池三处。 外池半径约200米,内池半径约120米。 池中有几处墓地。
方家山占地10万多平方米(150多亩)。 北高南低,落差30多米。 方观成夫人墓前,有两座汉白玉汉白玉圣母牌坊。 碑座为水龟。 碑高3米,宽1.2米。 上刻“御祭碑”四隶书。 碑文为方唯典亲笔,内容是歌颂其母一生贤德,而牌坊应为其父圣母坊。 新中国成立初期,二道牌楼还在。 1953年前后,九华山、宝盖山南坡划为军用地,1958年前后,两牌坊被毁。 方伟典母亲墓前的石碑也断成了三块。 现在,两块残骸还安放在琅琊田镇边,每块长约1.2米,宽约1米,厚约0.25米。 一是碑下部,碑额十分清晰; 另一个是碑的上半部分,字迹也很明显。 另一块已铺设在水闸溢洪道上。 这些拱门的残骸——青石和白色大理石——散落在附近的村庄、田野、池塘和道路上。 由此看来,方家山是乾隆年间太上皇赐予方观诚家族的。 此外,在二道坊南面150多米处,还有一座牌坊尚未立起。 牌楼西边的一座小山丘上,是方惟典夫妇的合墓。 至于这座牌坊为何没有立起,目前还难以考证。 其中有一块青石碑材,是1962年新村全体村民赠与习水乡南社村千井团霞光禅师的一块青石碑材。 由于师傅医术精湛,推拿能治百病,胡同村的居民对他的爱慕之情深厚。 居民求医,一分钱也拿不到。 于是每户捐2块钱,居民直接用笔写碑,由石匠雕刻。 历时三个多月,完成后由三十人轮流抬至净土庵。 现在,这2米高的石碑矗立在霞光禅师墓前,四五百米外都能看到。
在方家山的石牌坊前,方家做了很多好事。 只要这山上打柴耕地的人免费提供晚餐,来乞讨就可以得到食物。 人们称他为“方山人”。 为铭记方家功德善举,造福当地百姓,方家牌位供奉于方家山东南偏东约600米处的九华寺,并定于2019年10月1日巡游祭祀。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 元宵节由此诞生,名为九华元宵。 今天,每年7月29日在浠水集镇举行的一年一度的交流会,就是九华灯会的推介会。
多年来,直隶总督方观诚的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有些故事还带有几分传奇色彩。 如今的方家山,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喧嚣,当年方家的建筑也已经荡然无存。 三道塘附近一片荒芜,南边两公里外,只能看到三个轮廓。 在三道塘东约600米处。 1500米外,九华寺踪影全无。 方惟典夫妇墓地在三道堂南、西约1500米开挖后,只留下一个深坑,坑内已是杂草丛生。 太高了,很难看到坑前的墓穴位置。 但是,方观成任劳任怨、为民艰苦、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等优良品质,至今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本文引用或摘录的文章如下,在此谢过!
方家山及其古墓的由来——李峰
太保太子方家山——李峰、孙敬
九华山下直隶总督方观丞——王孝
关于网络组织——朱朝勇
这是一个有体温的公众号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